#医院CT等收费将执行新规# 很重要的一个进步,CT胶片的实用性不高炒股免费体验,对于患者和医生都不方便,患者看不懂,医生看不清,并且还笨重。
1.现在影像检查早就数字化了,医生在科里看片几乎都是在电脑上看,包括X光、CT、MRI和PET-CT啥的。
除非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检查(比如腹部平片或者长骨骨折拍个片)看胶片基本够了,要不然还是得看电子版影像,因为一张胶片只有40~50幅CT/MRI影像,而一张光盘里面记录的超过1000幅,并且图像清晰得多。胶片很笨重,图像也不够清楚,两者区别见图1.
以肺癌筛查的肺部低剂量CT为例,胶片上每个肺部的窗口就豆腐块大,一厘米的肺结节就是针尖大小,根本看不清肺结节的形态。所以如果想请其他医生再详细看看,最好要一下光盘,而不是胶片。
2. 具体来说要求的是原始的DICOM文件(.dcm),这是全球通用的影像文件,一般电脑和手机打不开,但是有专门软件就可以浏览。
所以用光盘或者U盘拷贝都行,广州这边大部分医院可以拷贝,直接找影像科要,需要带上检查报告和患者的身份信息(身份证、诊疗卡等),可能会收一个钱不多的工本费(几块钱到几十块钱)。有些医院要影像检查预约缴费时就要向影像科提出来,要不然之后就不会给(比如中肿);有些医院拍完以后,直接去机器上用带U盘的诊疗卡拷贝就行(比如省医,那个卡见图2)。
具体每个医院政策不同,以医院规定为准。
3. 电子版影像的好处是方便未来回顾。
之前我有亲戚肺结节术后,复查时报告提示右肺上叶有新的肺结节,我就要了电子版影像,自己在电脑上详细看了一下,发现这个结节其实几年前就有了,只是当时的影像科医生没有报。对比两次的影像发现大小、形态和密度情况变化不大,不太需要担心。
电子版影像能提供的细节,比胶片丰富很多。
4. 现在一些医院把影像上传云了,这也是方便患者用手机查看的方式。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医院的云是有时效性的,不如光盘或U盘可以长期保存。而且手机看的很多是图片格式(.jpg),也没有电脑上用专业软件看DICOM文件清晰。如果云端可以导出DICOM文件的话,建议导出来下载到本地(这个功能目前不是每一家的影像云端都支持)。
所以如果想长期保存,方便将来的对比以及给其他医生做评估,最好还是找医院要一下光盘或者U盘。另外也希望更多医院实现影像互认,减少过度和重复的影像检查。
#健闻登顶计划#炒股免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