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冬吃萝卜夏吃姜股票配资的优势,不用医生开药方。”这句俗语道出了季节与饮食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寒冷的冬季,对于高血糖患者而言,却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自己的饮食。
冬天,由于天气寒冷,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代谢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血糖水平出现波动。
在这个季节里,有几种果蔬最好少吃,甚至需要忌口,以确保血糖的稳定。
一、冬天血糖波动大,一定要注意忌口
气温渐趋降低时,我们的生理机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这可能增加血糖波动风险,致使我们在控制血糖方面遭遇一些困难。
第一:气温降低刺激血糖出现波动
低温天气会刺激我们的交感神经处于活跃状态,当机体暴露在寒冷的环境时,交感神经受到刺激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交感神经活跃或兴奋时体内的茶酚胺物质会出现上涨现象。这导致我们的肾上腺素及激素皮质醇出现分泌增多,而这些内分泌对我们的机体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们具有调节血压收缩血管升高血糖的效应。
当我们的血管收缩减少时,这意味着外周组织的血液灌溉量会随之减少,这导致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出现降低现象,这就导致我们的血糖水平出现上升,而且应激激素的增加也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工作,这又进一步增加了血糖波动。
寒冷的天气下,我们的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代谢率也会随之增加,这意味着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产生热量,教材能帮助我们抵御恶劣环境的侵袭,这种能量需求的增加,往往导致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这种情况下也会引发血糖水平波动。
特别是对于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的人群,这类激素分泌或者作用可能存在障碍,他们对于能量需求增加时可能出现调节紊乱的现象,这种情况非常容易出现血糖升高现象。
第二:生活习惯的改变对血糖波动造成影响
冬季天气寒冷,我们的户外活动也会随之减少,集体更愿意呆在温暖的室内环境,正是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我们的活动量出现下降现象,而运动是调节病理血糖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能有效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葡萄糖的利用和消耗,而冬天运动量的减少就有可能导致血糖水平出现波动上升现象,更重要的是运动量减少,还会增加体重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现象,这使得病理血糖更加难以控制,另外体重的增加还会增加胰岛素抵抗现象,又进一步推动了血糖波动。
更重要的是在冬季,我们的饮食习惯也会发生改变,机体为了御寒可能更倾向于吃一些高热量高脂肪或者高糖分的食物,这些食物主要包括火锅,烤肉,奶茶等,这些食物不仅热量高,而且缺乏膳食纤维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并不适合机体控制血糖。
而且冬季节假日的增多,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在节日中享受美食,这可能出现饮食不规律和高热量食物过度摄入的现象,这种现象也会导致血糖波动增加,而且这些食物的摄入加重消化系统负担,同时加重了胰腺的负担,长期如此摄入可能会导致胰岛功能的下降。
血糖波动较大时,可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损伤,严重时可能会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对此我们一定要尽早干预。
二、血糖波动大可能带来哪些危险?
血糖波动不仅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加重疾病的进程,还可能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第一:加速血管病变,心血管疾病风险提高
血糖波动变大时,对我们的心血管系统损伤是非常严重的,因为血糖水平意味着血管内皮细胞会处于不断应激状态,这种状态不仅会影响正常内皮细胞的功能,还会促进血管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肝硬化又是导致许多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周建教授研究团队最新研究就明确指出血糖波动的危害,这项研究主要选择了6225名二型糖尿病患者,将这些患者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进行标记,这些风险随着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的下降而增高,TIR>85%为对照,TIR≤51%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83%,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85%。
另一项研究通过血糖变异系数(CV)评估短期血糖波动,发现血糖波动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联减弱,而TIR仍与全因死亡有显著关联。这些数据表明,血糖波动是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
第二:损伤脏器功能,引发微血管病变
血糖波动较大时,对我们的器官也会造成一定损伤,尤其是肾脏和视网膜,因为长期血糖波动可能会导致肾小球过滤功能受到损伤,长期肾小球受到损伤就有可能影响肾脏的功能,严重时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肾病,这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水肿或者是蛋白尿,严重时还会发生肾功能不全,甚至出现肾衰竭现象。
血糖波动对视网膜的影响也很大,因为视网膜的血管非常细小,微小的血管与机体其他血管相比,更容易受到血液成分的影响,所以这些微小的血管受到高潮影响后可能会出现损伤,导致视网膜出现病变现象,严重时还会视力下降或者失明。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监测HbA1c,如果指标出现了变异,那说明血糖控制不佳,这可以作为是我们病变进展的显著风险预测因素,另外空腹血糖变异度与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我们也要注意监测。
第三:干扰代谢平衡,导致代谢紊乱
血糖波动会影响我们的代谢功能,当病理血糖升高时,我们的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会受到影响,机体可能会先选择代谢葡萄糖,这可能导致血脂或者是蛋白质在机体内出现滞留。
这种现象会导致体重出现变化或者高血脂现象发生,而这种内分泌失调还会对我们的胰岛功能造成影响,长期以往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这种现象会导致病理血糖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控制血糖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
第四: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病变
血糖波动变化还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尤其是周围神经,当我们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只可以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或者感觉异常,这是长期病理学最常见的并发症,这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许多。
我们要知道血糖波动时会导致机体出现氧化应激反应,同时还会出现炎症反应,我们的神经营养因子也会出现缺乏现象,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神经纤维受损或者它的传导速度降低,这一系列病理机制,共同造成周围神经发生病变。
许多并发症的发生都与血糖波动有关,因为这种病理机制可能会影响慢性炎症发生,而慢性炎症又会导致血管内皮受损,严重时,还可能通过表观遗传学改变,例如导致DN甲基化减少和组蛋白乙酰化增加。
所以面对血糖波动较大的情况我们采取措施,通过监测血糖变化,合理用药以及合理饮食,尤其是冬天一定要注意饮食,除了要少吃高糖食物,我们还要有选择性地减少一些果蔬摄入。
三、高血糖患者,冬天最好少吃这几种蔬果
1)胡萝卜
我们都知道这种蔬菜是非常营养且低热量的,大多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还含有我们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钾,更重要的是他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可见对人体健康有多方面的益处,但是对于高血糖的人群来说,冬天在吃胡萝卜时,需要注意适量。
这种蔬菜,它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和糖分这些成分在吸收后能够转化为葡萄糖,这就会影响我们的血葡萄糖,而且这种蔬菜的升糖指数为71,我们通常将葡萄糖的升糖指数为100作为参照,当升糖指数大于70就被认为是高升糖指数的食物。
胡萝卜就属于此类,这意味着我们摄入后可能会出现血糖水平迅速升高的现象,不过好在胡萝卜当中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相对较低,所以即使它的升糖升糖比较高,但对血糖总体的影响仍然是有限的。
我们除了要注意胡萝卜的摄入量,我们还要注意它的烹饪方法,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油炸和高糖调味,我们应该尽量选择生吃或者蒸这种健康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减少额外热量摄入,还能保持胡萝卜当中的营养成分。
2)南瓜
我们在冬天也要少吃南瓜,它的升糖指数比胡萝卜还要高,其指数为75,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摄入了南瓜可能导致血糖上涨速度比较快,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加剧血糖波动,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尤其是冬天,机体缺乏运动量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也可能降低,这种情况下摄入过多南瓜就有可能增加血糖控制难度。
南瓜本身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与糖分,转化后会影响血糖水平。不过,这并非表示血糖高者不能吃南瓜,适量食用有益血糖控制,避免过量摄入即可。
3)红枣
这种水果在冬天也要少吃,因为它的含糖量每100克超过了14克,这意味着摄入过多会对我们的血糖造成影响,红枣中的糖分也会迅速被人体吸收,导致在短时间内出现血糖波动较大的现象。更重要的是红枣当中含有的葡萄糖果糖等糖类物质本身就比较高,经过晾晒或者加工的红枣含有的膳食纤维会大打折扣。
一些不良商家在加工红枣时还会添加一些糖分物质,这样才能提升口感,我们摄入过多这种红枣对血糖影响非常大。不少人冬天都习惯性的枸杞红枣茶,虽然饮用这种茶,对我们的身体有积极效益,但是血糖过高的人群不建议过多摄入。
还有一些水果我们也要注意适量摄入,哈密瓜和西瓜它们的升糖指数都比较高,尤其是哈密瓜,西瓜的水分含量比较高,糖分占比比较低,对血糖总体影响与哈密瓜相比较小,所以在冬天,我们一定要减少哈密瓜的摄入,可以适量吃一些西瓜。
高血糖的人群在冬季,一定要控制好血糖,本身因为天气的原因,血糖就容易出现波动,如果我们不控制好饮食就会加重血糖波动现象,对我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冬天时我们应该适量摄入胡萝卜和南瓜,红枣尽量少吃,这样才能帮助糖友安稳过冬。
文献参考:
[1]杨月欣.(2018).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杨北京大学,黄菲菲股票配资的优势,吴燕妮,&赵秋利。(2019 .低血糖指数/低血糖负荷饮食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影响的meta分析.中国临床护理,011(002),97-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