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K安全的网上配资
患上抑郁后,药物治疗是大家最便捷的解决方案。有人会觉得药物怎么会改变人的性格呢?
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也可能潜移默化改变人的性格。
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带来“人格”层面的改变
2009年,就有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美国西北大学心理学家对我们的「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人格研究发现抗抑郁药物让患者的神经质人格分数降低了。
研究人员招募了一些抑郁症成年人,将其分为三组,分别给他们服用帕罗西汀、安慰剂、和心理咨询三种方式治疗。
然后对他们进行16周的情绪性格监测。
除了上述发现之外,让人更没想到的是,药物让神经质人格降低的程度,居然比减缓抑郁的程度还要高。
药物对神经质人格和抑郁的作用是相互独立的。不光是神经质人格有变化,那些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在大五人格里的外向性人格方面得分也开始变高了。
由于抗抑郁药物的机理主要通过调整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来改善情绪和缓解抑郁症状。
就像心理学名人名言:
“我们的情感和行为是由大脑中的化学物质所驱动的。”——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
所以研究者觉得服用帕罗西汀的抑郁症患者SSRI改变了大脑内 5-羟色胺的含量,而这种化学物质与神经质人格有关。
看到这里很多人或许觉得药物改变人的性格如此简单,但美国精神病学家 Peter Kramer 曾警告大家,抗抑郁药物可能会让患者变得冷漠。
康复后,之前纠结的事情现在再也不纠结了
很多抑郁症患者在患病的时候非常纠结和痛苦,甚至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他们都会纠结半天。
痊愈后会发现自己那些纠结的事情再也不难受了,这是最大的变化。
其实,这是由于大脑中的海马体和眶额叶皮层发生了变化。
海马体是大脑中负责记忆的核心区域,对我们的认知、情绪也有一定的调节功能。
因为抑郁期间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体会缩小,所以会发现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下降等问题。
随着药物治疗的进展,海马体会逐渐恢复回来。
这里要说的是,抑郁症对于性格的改变是因人而异的,并非所有患者的性格在痊愈后都会向积极的情况发展。
比如有些抑郁症患者康复前本来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但随着服用药物治疗痊愈后变得冷漠麻木,就像另一个人一样。
这是因为:
一方面,这是由于他们的大脑变化不可逆,而且体内的激素水平也无法回到之前的水平;
另一方面,即使症状已经消退,抑郁症患者还有许多内心的冲突没有解决,这就需要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忙。
长期吃抗抑郁的药确实有可能对性格有影响,不过这影响每个人都不一样。
有的患者吃药以后变得更沉着、更有自信了,可另外一些患者却可能觉得情感变得迟钝了,对生活也没热情了。要是能跟医生多交流交流安全的网上配资,找心理医生治一治,再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患者就能更好地应对吃药带来的性格变化,让生活质量提高一些。